六、
0 c0 w0 S. n+ y3 Z在“弦 索 官 腔”极盛的永宣 、 成弘 、 正德、 直至嘉靖初 , 民 间 各 地 的 弦 索 新声 便 不 断 涌 现 了,其中尤以“中原小令”为代表:; s. D5 C8 V3 J) }- G; A
自宣正至成弘后,中原又行琐南枝、傍糚台、山坡羊之属。(《顾曲杂言》)- n" i6 V5 v1 N2 v+ M8 b! E, P1 A) S
正德初尚山坡羊,嘉靖初尚锁南枝。(《市井艳词序》)
* D) n+ S i/ p( s! i) |" e5 m3 ]# e, c5 u/ M5 _
与 文 辞 典 雅、 格 律 谨 严 的 弦 索 官 腔 相 比 ,老 百 姓 自然 更喜 欢, 也 更 容 易 接 触到 这 种 通 俗 活 泼 的 小 曲。以 河 南、 山 东 为 中 心 ,中 原 地 区 的 弦 索 小 曲 可 谓"江 山代 有新 声 出, 各 领 风 骚 数 十 年"。 沈 德 符感 叹 , 竟 至 于"刊 布 成 峽, 举 世 传 诵"。以 现 存 万 历时 期 的 曲 选 中 就 收 录 了 大 量 此 类 小 曲,其 影 响 波 及 两 淮 及 江 南 地 区,足 见 中 原 弦 索 小 曲 的 巨 大 影 响 力。 1 M2 J& s( y6 J, @
这些“时调小曲”,虽和南北曲一样,同为弦索弹唱,但从曲体到音乐都存在很大差异,“基本上是另成一格”(杨荫浏语)。成书于嘉万年间的《金瓶梅》第六十一回中,申二姐登场,先弹筝唱了二套弦索官腔(南北曲),然后西门庆吩咐,“取琵琶与她,等她唱小词儿我听罢”,于是申二姐“顿开喉音,把弦儿放得低低的”,又各唱了二支【山坡羊】与【锁南枝】。可见二者唱腔是不一样的。* U' Y' @% N; w) z9 y/ D
" X( E4 \8 V* {- I
《金瓶梅》是假借山东“清河”为发生地的小说,其中引用嘉靖初《词林摘艳》、嘉靖末《雍熙乐府》两书词曲最多,其它不见书载尚不知出处的【山坡羊】则有二十一首之多,从词格和唱作看,都是弦索小曲。如《第一回 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》:- w- C/ ^: U& N
原来金莲自从嫁武大,见他一味老实,人物猥衰,甚是憎嫌,常与他合气。报怨大户:「普天世界断生了男子,何故将奴嫁与这样个货?每日牵着不走,打着倒腿的,只是一味〈口床〉酒。着紧处,都是锥扎也不动。奴端的那世里悔气,却嫁了他?是好苦也!」常无人处弹个山坡羊为证:想当初,姻缘错配,奴把他当男儿汉看觑。不是奴自己夸奖,他乌鸦怎配鸾凰对?奴真金子埋在土里,他是块高号铜,怎与俺金色比?他本是块顽石,有甚福抱着我羊脂玉体?好似粪土上长出灵芝。奈何随他怎样,倒底奴心不美!听知,奴是块金砖,怎比泥土基?
% _. t2 ~: t U: c! Q3 K" L: s3 S3 J, E5 ]* V7 S* ?
《第八十九回》出现了用【山坡羊】“以曲代言”的形式:6 [$ Q2 a' q% n& [9 X- q$ o
(吴月娘、孟玉楼为西门庆上坟)月娘插在香炉内,深深拜下去,……玳安把纸钱点着。有哭〔山坡羊〕为证:烧罢纸,小脚儿连跺。奴与你做夫妻一场,并没个言差语错。实指望同谐到老,谁知你半路将奴抛却。……叫了声,好性儿的哥哥,想起你那动影行藏,可不嗟叹我。”……玉楼向前插上香,深深拜下,哭唱〔前腔〕:烧罢纸,满眼泪堕。叫了声人也天也,丢的奴无有个下落。实承望和你白头厮守,谁知道半路花残月没。……叫了声,年小的哥哥,要见你只非梦儿里相逢,却不想念杀了我。
% \6 d% B( E% v% j" { P) O1 O/ _$ a, S% Z9 A5 {$ R9 h
《第三十三回》有娱戏唱的【果子名、花儿名、金钱名 山坡羊】:2 x. u$ f7 S: P0 ~/ t
初相交,在桃园儿里结义。相交下来,把你当黄玉李子儿抬举。人人说你在青翠花家饮酒,气的我把苹果脸儿抓的纷纷的碎。我把你贼,你学了虎刺槟子外实里虚,气的我李子眼儿珠泪垂。我使的一对桃奴儿寻你,见你在软枣儿树下,就和我别离了去。气得我鹤顶红,剪一柳青丝儿来呵!你海东红,反说我理亏!骂了句牛心红的强贼,逼得我急了,我在吊枝干儿上寻个无常,到三秋,我看你倚靠着谁?”
9 U9 c' p- T0 f9 K: }# }5 y又:( h' P/ i4 b8 @, H1 Q
我听见金雀儿花,眼前高哨。撇的我鹅毛菊,在斑竹帘儿下乔叫。多亏了二位灵鹊儿报喜,我说是谁来?不想是望江南儿来到。我在水红花儿下,梳妆未了,狗奶子花迎着门子去咬。我暗使着迎春花儿,绕到处寻你。手搭伏蔷薇花,口吐丁香,把我玉簪儿来叫。红娘子花儿,慢慢把你接进房中来呵,同在碧桃花下逗了回百草。得了手,我把金盏儿花丢了。曾在转枝莲下,缠够你几遭。叫了你声娇滴滴石榴花儿,你试听被九花丫头传与十姊妹,什么张致?可不教人家笑话。9 p" A& i/ t& n4 k* G. H9 Y1 w1 X# T
《第六十一回》有【四不应山坡羊】:
/ O9 ]5 w* Z# a, `- C. z6 B+ M那申二姐一迳要施逞他能弹会唱。一面轻摇罗袖,款跨鲛绡,顿开喉音,把弦儿放得低低的,弹了个【四不应山坡羊】。4 A7 z) D& ~1 V) N, n
( t. E" m% t" h# R6 Y0 K1 D9 M
可知俚曲【山坡羊】从成弘风行后,至嘉万年间出现了诸 多 变 体 , 其 命 名也 源 自 各 自 不 同 的 风 格,其它如【锁南枝】【挂真儿】的情形也大都仿此。这些俚曲主要流行于黄河以北的中原、山东等地,“其言绝鄙,大抵男女相怨离别之音,靡细难辨,又近边声”,南方人就卑称之为“侉调”了。9 y. a& a5 k, q# Z, a
. l5 r3 |, z4 \% [5 Q5 }. ]
现存侉调, 最早见于《风月锦囊》卷一上层“时兴杂科法曲” ,题【誇调山坡羊】。冯梦龙在《挂枝儿• 隙部五•是非》的评注中也收录了一支【侉调山坡羊】:
; g2 z. T" \$ H/ F& b- a6 C进门来寻我风流罪犯,怎知我心儿没一些破绽。三条路儿打中间径走,你不见有神灵知见。好笑你耳官罢软,轻信人言。你不记得曾参杀人,不记得颜回窃饭。常言道,舌头底下压死了人来也。呵,不明白的冤家,如同不下雨的天。天天,你说出话来傍人也是胆寒。天天,你坏了我的清名,坏不得我赤胆忠肝。
# c2 w$ a5 b, S- |5 P& Z5 m+ R
# A' E7 [; p, o: q T- J) U《风月锦囊》还收有一首【干荷叶誇吊山坡羊】,从名称看, 应属于【干荷叶】 和【誇调山坡羊】 的集曲体, 但是集曲一般从单一曲牌抽取若干字来组成新的牌名,而不会标两曲全名, 如【山桃红】 即为【下山虎】 与【小桃红】 的集曲。【干荷叶】 和【誇调山坡羊】 的组曲形式似为带过曲:9 F8 {( c, Z- U
至明代,在俗曲选本如《风月锦囊》、《大明天下春》等以及一些民间教派宝卷插唱曲中,我们可以见到异调衔接更为自由的尝试。如【骂玉郎带上小楼】、【干荷叶侉调山坡羊】(见《风月锦囊》,以十二月数唱),【金字经带过浪淘沙】(见《皇极金丹九莲还乡宝卷》),【山坡羊捎带挂金索】(《销释开心结果宝卷》),【山坡羊代(带)过清江引】(《销释悟性还源宝卷》),【上小楼代(带)过走云鸡】(《普静如来钥匙通天宝卷》)。他如:【挂枝儿带过清江引】、【山坡羊带过四换头】、【皂罗袍带浪淘沙】、【金字经后带一轮月】、【金字经后带梧桐叶】、【五更禅后带梧桐叶】、【一封书后带青天歌】、【一封书后带寄生草】、【柳摇金后带金字经】、【绵搭絮带挂真儿】等等,真是五花八门,让人不由感叹民间极大的创造力。在这里北曲与南曲、北曲与小曲、南曲与小曲,小曲与小曲之间打破疆界,(可以)自由连接。: d5 c0 b2 H% O" `
其中的【干荷叶侉调山坡羊】、【山坡羊代(带)过清江引】、【山坡羊带过四换头】等,已经打破了南北曲、小曲之间连接的藩篱。这些连接异调,安装了曲头、曲尾的【山坡羊】,实际上就形成了艺术表现力更丰富的“大调子”音乐,在曲间加入插白滚唱,也很容易发展成有俗曲特征的板腔体音乐,如脱落曲牌的【数落】、【柳子】等。只是早期的一些“大调子”还更多保留着曲牌连接体的痕迹。
2 D5 M! l' j5 S+ f) ~' i
$ `# C$ g1 H+ m《风月锦囊》中的【干荷叶侉调山坡羊】还带有“十二个月 、十二个时日”的“数唱”,同书《新增联李山坡羊》也有唱“五更”。【数落山坡羊】没有数目字,但其词文是一句接一句,一句絮一句,层层累进的句式,和“数板、数唱”是二种完全不同的风格,所以“数落” 又称“诉落”,应是指一种谴诉体文体,这种谴诉体文体有着独特的音韵和句式,和“数板、数唱”的快口而过演唱方式无关。实际上【数落】后来成为独立的曲牌,和【柳子】【梆子】一样,是因为曲牌连接体加入插白滚唱,发展成为板腔体音乐的缘故,如【梆子腔】来自于传统曲牌与曲中白、滚白结合的滚调,然后由于曲牌名逐渐脱落,遂整体名名为【梆子腔】,其中齐言之七字句多为原有之滚调;柳子腔原为曲牌联套体的音乐,后来吸收青阳腔的加滚唱法,渐变为板腔体音乐,原曲词多为长短句,而【柳子】一曲则是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上、下句构成,成为了一种“独立的曲调”。【数落】大概是始由【数落山坡羊】大调子发展来的,所以称之【数落】。《金瓶梅》第六十一回,王六儿向西门庆介绍申二姐时说:“诸般大小时样曲儿,连数落都会唱。”同回,申二姐拜会吴月娘,书中道:“诸般小曲儿,山坡羊、锁南枝兼数落,倒记得有十来个。”将“数落”与“山坡羊”、“锁南枝”、“大小时样曲儿”分述,说明“数落”已发展成为一种“独立的曲调”。前说【数落山坡羊】(《小妹子》),实由【山坡羊】+【挂枝儿】构成,也见【数落】曲牌连接体的原来面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