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续前)( {3 _$ f5 Z. Z! D+ k+ n6 ]/ y T
李:正式解放下来做的啥?
8 U& G8 h( @- G4 [; ^5 Q0 A陈:正式解放下来学习,看俚笃去演出,伲上班学习,下班,就是格点。 ?! O# P2 F' X1 T6 F9 h. C! \8 {0 E
五、带徒方式及殷切期望: _: I" d! E$ u# j% [9 D& |
李:陈老师,您有两个高徒,一个郑缨,一个高博文,是您的骄傲。6 l# g6 I& m% m1 [
陈:郑缨跟娘舅学过,后来搭我拼《珍珠塔》,提出来要拜我做先生。我要求俚规范化,听众反映进步很快。后来中央电视台在2000年邀请我搭郑缨录了三十回长篇弹词《珍珠塔》,3频道、11频道向海内外广播,历史上呒不过,赢得了很好格反响。高博文这个学生子是外快货,俚是饶一尘格得意门生,因为欢喜唱我的唱腔,所以俚也叫我先生。
* V4 `% z N" G7 N: ]9 ^李:现在的师徒关系与过去的师徒关系有啥区别?' u1 z( l7 W" ~8 V! {1 J) U
陈:像朋友哉,现在大两样哉。本来以前伲看见先生吓的,先生坐在那里,要自己识相点。现在勿关了,与你“打打棚”[13]。实事求是讲,现在,即使高博文艺术上有点啥,包括秦建国,我也只能说:这样讲不太好,顶好这样,供参考。不是像从前伲先生,格个地方不对,哪能好这样说,应该哪能格。现在即使对高博文也不可以这样,“博文啊,下趟你自己注意点啊”!我顶多这样,客气格呀。现在教上去有辰光还勿服帖,“我现在蛮好,勿要来搞”。那么我自己也要晓得自家,退休哉,勿要去缠,俚听得进稍微多讲两句,听勿进勿要去多讲,反而使人家感到烦得来,关你啥体,自家识相,要拎得清。
6 I$ `9 h2 `! V. c1 ~$ v2 q3 r李:现在先生带学生子,学生是主要靠碟片学还是靠先生的脚本?先生的脚本是否会全部给他?! [% e L( {0 U* u$ s' V; [9 b5 w
陈:应该说,从我来讲是毫无保留。最近苏州评弹学校戴晶到上海来,几回书听下来,倒对《珍珠塔》兴趣蛮好,团里喊俚到我搭来,我全部录像交给俚看,书场里的现场录音二十几回书全部交给她。伲以前,啥个脚本,根本拿勿着,先生不肯给你的,主要是靠背。不过我格先生好,拿脚本让我带到常熟去抄。只有《珍珠塔》有这样的脚本,其他书没有这样脚本的。所以我现在的脚本呢,情况不同,是演出本。是我自家的演出本,85年到苏州去,我在《苏州书场》演出半个月,日场唱脱下来就写演出本子,别人假使要唱,拿着本子就好用。/ s9 W* }! C. }4 V% F+ X% W4 P. J
李:真是难为您了,因为日场下来还有夜场,夜里要写到几点钟?
9 ?2 l; \! M0 f4 K, K陈:夜场呒不。有辰光写到靠10点。现在对这种小朋友客气格呀,呒不办法,你不客气,俚笃不会听你的。7 ?/ ~% f t$ m5 @/ h" t& S
李:您认为顶好的带学生子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?现在能做到吗?: R6 F) r, b7 W+ s5 v! A
陈:照道理,听了下来背熟,背熟下来再回课,那末然后再点拨,格是顶顶好了。但是现在不可能做到。现在小年轻有辰光睏到10点多起来,我和学生子讲,高博文本来高音呒不,我喊俚一定要练出来,中气丹田一定要练出来,现在练出来了。假使睡到靠10点钟,夜里嘛还要白相电脑、游戏,头两点钟睡觉,啥辰光练功呢?我还跟几个学生讲,要自己争气,你只要想,有哪家厂长欢喜一级工而不要八级工的?总归喜欢八级工多,对八级工好的。你自家不努力,将来去做一级工,你不要去怪人家。. p9 |( v8 k/ |5 S. C
李:您是怎样要求高博文的?
0 |4 I* Z! i6 J* T) X; f4 R陈:我也搭高博文讲,勿要和人家争,顶要紧自家有本事,有本事压不掉你,总要窜出来。你没有本事,不要去怪张三、怪李四。. y. U6 ]$ ~7 Z2 H# m. |8 w
李:您对评弹艺术的将来怎么看?
, P2 I" `- F/ c# h- O陈:蛮讨厌,前途不太乐观。现在评弹学校多元化,有学礼仪,还有学其他,为的是以后评弹不行还可以有出路,但是否会使学生子分心,思想不集中?评弹是口传心授的艺术,最好是一回书给我背熟,背熟后先生处回课,回课辰光就要指出来,学生啥个地方不对,你再听听看,这个地方应该哪能,这样才对。现在还有个问题,俚(学生)学的物事老师不唱的。从前是我先生唱,俚一日天唱七场、还要电台。我跟七场,一遍一遍听七遍,聪明点朋友大约50﹪已经记牢了,一天七遍下来总要记牢哉。现在老师全勿认得,没有模特儿,苦恼,先生的表情到底哪能,看勿见,无线电台里听录音带呀。现在有录像带,学生看过一遍,“阿晓得了”?“晓得了呀”,俚笃已经晓得了。
7 c) D" @2 r3 ^+ @李:有句话叫:“学而时习之”,这个“习”就是强调要经常练习。
3 I. Z }8 u& I+ h. h陈:现在我听听中年演员说书,觉着他们在艺术上还应该化更多努力。我们有这样好格条件,有这么多好的老艺术家,中青年演员在评弹团蹲了二十多年,平常熏陶,耳濡目染,应当在说表弹唱方面再要更上一层楼。现在苏州团好多人在园林里、饭店里唱开篇。唱唱开篇收入蛮好,几百元一日,一万多元一个月,比一本正经码头上说书赚得多。我觉着,多赚钞票无可非议,但我希望还是要多化些时间在长篇演出上,拿评弹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。/ s$ W" V: g+ a/ u' ]6 \
李:评弹已经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应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
/ {) H8 S0 [- m陈:从国家来说,对评弹相当重视,观众对评弹也十分欢迎和喜爱,但是,现在好书往往在书场里听得不多,倒是无线电台和电视里还可以听到和欣赏好多名家的艺术。希望评弹界领导能够重视、培养演员的说表弹唱艺术,真正拿评弹传承下去,因为伲现在拥有格财富不是一生一世吃勿光、用勿光格,希望名家辈出,后继有人!
& d0 q7 k+ K1 N% c8 J. ]- l9 Y李:您是评弹界的老前辈了,是“大熊猫”,衷心希望您保重身体,健康长寿,对后辈多加指教。现在的年轻人,太缺乏这方面的点拨,衷心地谢谢您!" Q. |6 ^& j& ?' F; P: t' Q
1 D8 o9 d+ J/ s+ ~+ F) u[口述者简介]陈希安,上海评弹团国家一级演员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2000004 D }! M2 _7 [
[访谈、整理者简介]李明,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,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。215123& q% X* J! Z; G' @
苏州冶金厂技校郑家骏先生参与初稿整理,特此鸣谢!) A. |2 O5 F/ n: [1 R" C5 [# L6 v
* Z$ l7 B3 j: G A6 m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?. W$ d; d; B0 c2 }7 y
8 [% E3 q B3 G2 U( R2 R |5 [[1] 本口述实录为上海市重点学科、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、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《评弹艺术百年传承口述实录及研究》项目内容之一。
4 r7 _! B* p! K0 l4 P( b6 ][2] 格,苏州话意思为“的”、“这”。+ c$ {: ]) @) r/ d) m" h
[3] 物事,即苏州话“东西”。
8 Y+ A$ S9 ~! J; W[4] 俚:苏州话中第三人称代词,他或她。
' I1 Q' l+ |2 X q; c2 `[5] 阿拉:上海话,意为“我们”。
: A- D: ?! i, [0 B5 y[6]格歇辰光:苏州话,意为“那时”。
% Q/ f, d$ }4 i4 l' X# v[7]轧浪浪:苏州话中的形声词,形容推独轮车之声。/ k- z r+ Y% v
[8] 粗略、大概之意。
$ V4 O8 U7 M2 P( S6 @[9] 苏州人习惯于将到上海称之为“上去”,回苏州称之为“下去”。
& R4 I( G; W V7 w[10] 指脚色的突然高声吼叫。
; X/ w! E. k9 B0 R" P[11] 即琵琶弦子乐器。7 {: x8 _. M) V: W, u; `
[12] 即三档书中间一回。
' g; Z' U4 r6 F5 }9 X0 |6 t- @[13]打打棚:苏州话:开玩笑。% S5 m# _! D) B' Z a& P, }
(完) |